一、环境部《关于开展2013年环境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内容来源于环境部网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3〕16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根据《关于印发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委明电〔2013〕2号)要求,结合当前环境安全形势,我部决定从2013年6月至9月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以下简称大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围绕《通知》确定的检查范围,突出保障环境安全特别是饮用水安全的要求,根据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重点,针对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大检查。重点检查尾矿库企业和存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等环节的企业(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企业)。
二、检查内容
(一)尾矿库企业环境风险防控情况,特别是下游10公里内存在江、河、湖库的尾矿库以及坝下1公里内有危险化学品单位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设施和场所的尾矿库环境风险防控情况。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报备、演练和培训情况,环境应急物资装备储备情况,尾矿坝、排洪系统、输送系统环境风险防控情况,“三防”设施和事故收集设施建设情况等。
(二)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情况。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报备、演练和培训情况,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等环节环境风险防控情况,事故收集设施环境风险防控情况,清净下水系统、雨水系统、生产废水系统环境风险防控情况等。
各地可结合地方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检查其他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行业企业,确定具体检查范围和检查内容。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下旬)。我部印发开展2013年环境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组织召开大检查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各省级环保部门要根据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和本通知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于6月30日前将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机构情况、联络员名单等报送我部。
(二)全面检查阶段(7月上旬至9月中旬)。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督促企业将大检查内容纳入安全生产大检查自查自纠工作方案中,并严格按照方案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要迅速进行整改;要结合地方政府部署的检查和督查,或联合有关部门,通过现场检查、综合督查、专项督查、交叉督查、抽查等方式,对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和辖区内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省级环保部门要定期对辖区内大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汇总,每月20日前向我部报送月度大检查工作进展情况。我部将适时成立督查组,对各地大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三)总结阶段(9月下旬)。各省级环保部门要对大检查工作进行总结,填写《2013年环境安全大检查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见附件),于9月30日前将环境安全大检查总结报告和《汇总表》报送我部。
四、相关要求
(一)深化地方政府对环境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的理念,提高地方政府及部门和企业对环境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在处置各类事故时高度重视保障环境安全;要将大检查纳入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中,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地方政府环境安全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二)加强对大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合理确定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配备精干力量,扎实完成大检查各项工作任务;要建立联络员制度以及工作例会、统计分析、跟踪督办等制度,及时指导、协调和研究解决大检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三)强化对存在问题的督查督办。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对未按照要求开展大检查各项工作的,要责令限期改正;对环境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的,要现场提出处理意见,并跟踪落实整改;对拒不整改环境安全隐患的,要依法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对未开展大检查或大检查工作不到位而引发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要实行挂牌督办,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且整改治理无望的尾矿库,提出关闭建议,拟定关闭名单。
(四)营造有利于大检查的良好舆论氛围。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高度关注、广泛支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要做好信息公开,向社会及时公布大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公开曝光一批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做好环境风险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应急办包艳春、刘彬彬
电话:(010)66556453、66556992
传真:(010)66556990
邮箱:hjaqdjc@12369.gov.cn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3年6月27日
抄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原文地址(可下载附件):
http://www.mep.gov.cn/gkml/hbb/bgt/201307/t20130701_254569.htm
二、关于开展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内容来源于CNCA网站)
原文链接:http://www.cnca.gov.cn/cnca/htwj/htwj1.html
三、各地质监局、检验检疫局工作动态(内容来源于CNCA网站)
泛长江地区检验检疫系统 6月27日,泛长三角地区检验检疫系统第八次认证执法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谢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认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泛长三角地区检验检疫系统认证执法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上海、江苏、浙江、宁波、安徽、福建、厦门、江西、湖北检验检疫局的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2012年认证执法监管区域合作取得的成果,并就2013年度重点工作达成共识。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会各局共同签署了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共建协议,以党建联动共建为平台,深化业务交流。上海局、江苏局、浙江局、福建局分别代表泛长三角地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专业组、强制性产品认证执法管理专业组、实验室管理专业组,介绍了2013年合作项目计划。据悉,泛长三角地区认证监管区域联动机制自建立以来,已经成为区域内各局开展认证执法工作合作交流、发挥认证认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作用的重要平台,成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落实促贸惠民措施的重要抓手,为提升认证监管区域整体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山西省质监局 为切实发挥强制性认证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确保2013年度监督抽查任务的顺利实施,近日,山西省质监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省流通领域溶剂型木器涂料类获证产品的专项监督抽查工作。会议研究了方案的制定、抽查地点的选择、抽样的组织实施等事项,担负市场抽样和配合执法检查任务的太原、阳泉、忻州市局作了发言。
天津市质监局 近日,天津市质监局完成2013年管理体系认证网格化检查工作。该局主要针对西青区中北工业园内企业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管理体系获证情况进行网格化检查。重点检查获证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认证机构的审核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ISO9000管理体系实施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检查结果表明,获证企业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获证企业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更新不及时;二是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宣贯不到位。三是认证机构存在重视首次审核、证后管理不足等问题。
浙江省质监局 近日,按照国家认监委的工作部署,浙江省质监局对获得CCC认证的小功率电动机产品启动监督抽查工作。浙江省内小功率电动机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证书约1900多张,获证生产企业830家。此次监督检查,将抽查30家企业生产的30批次产品,产品种类包括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机、工业和类似用途电动机。
内蒙古质监局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质监局召开2013年上半年全区认证认可工作会议。来自全区质监系统、各行业实验室负责人、评审专家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2013年上半年全区认证执法监管、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做了总结,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就工作中存在的认证监管人员不足、评审专家队伍不稳定、部分行业实验室技术水平不高、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改进措施。会议还就《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强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工作的意见(初稿)》进行了讨论。
黑龙江省质监局 近日,大庆市质监局认证执法人员根据自愿性认证监管系统信息,驱车前往肇源县立陡山良种场,对大庆龙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稻有机认证评审现场及田间检查进行现场监督。执法人员现场查看了认证机构的评审计划,核实了审核员身份,着重检查了企业与立陡山良种场签订的委托种植合同、地块图、水质、土壤、大气检验报告,田间管理记录等内容,通过检查发现,企业申请有机认证面积与实际土地面积不符,执法人员现场责令改正,维护了认证的真实性,凸显了认证现场监管的必要性。
河南省质监局 根据国家认监委的统一部署,河南省质监局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分两个阶段进行了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情况的调查工作。目前,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和第二阶段现场调查均已按照部署要求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做法是:一是高度重视。根据认监委开展“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在中国企业实施情况调查”项目的部署,河南省质监局承担198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任务。该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全省18个地市局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工作任务。二是分段实施。按照认监委的要求,第一阶段开展ISO9001管理体系实施情况问卷调查。河南省质监局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国家认监委组织的培训,选派具有资格人员从事现场调查工作。每家获证组织由两名专职调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认真调查获证企业实施运行情况。调查人员耐心为企业讲解调查的目的意义,使企业如实反映实际情况。三是严格程序。河南省质监局严格按照国家认监委的规定要求,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证组织现场调查工作方案》,认真做好每一步工作。按要求完成首次会、高级管代及工作人员座谈、工厂巡查、总结会等全过程工作,指导企业按要求填写《调查问卷1》、《调查问卷2》并按时收回,及时整理《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证组织现场调查报告》。四是严明纪律。在调查过程中,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承诺,自觉维护质检部门形象。调查人员每次开展调查前都签署《9001管理体系认证获证组织现场调查工作纪律和保密承诺》,严格做到未经认监委授权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透露企业任何信息,不将从企业调查中获得的信息用于执法检查和处罚。
大庆市质监局 按照国家认监委的有关部署,大庆市质监局近日组织开展2013年管理体系认证“网格化管理,拉网式检查”。该局会同各县区局组成5个执法小组,对大同区29家获证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涉及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等12家认证机构所颁发证书45张。通过检查,全面了解辖区企业管理体系基本运行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证书未及时标注变更事项、内审结果与企业实际状况严重不符等问题,将进行进一步调查取证。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对涉及违规的机构和企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执法人员将对企业进行回访,如在限期内未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彻底,执法人员将依法予以处理。按照国家认监委的有关部署,大庆市质监局近日组织开展2013年管理体系认证“网格化管理,拉网式检查”。该局会同各县区局组成5个执法小组,对大同区29家获证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涉及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等12家认证机构所颁发证书45张。通过检查,全面了解辖区企业管理体系基本运行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证书未及时标注变更事项、内审结果与企业实际状况严重不符等问题,将进行进一步调查取证。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对涉及违规的机构和企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执法人员将对企业进行回访,如在限期内未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彻底,执法人员将依法予以处理。
广东省质监局 根据国家认监委对强制性产品监督抽查工作的部署,近日,广东省质监局召开专题会议,部署2013年度广东省玩具类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督抽查任务。会议明确了承担产品监督抽查任务的检查机构以及工作要求。
珠海市检验检疫局 近日,珠海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供澳门的鲜蔬菜现场查验时,发现其中一批辣椒的外包装上印有“绿色食品”标志,但企业无法提供相关“绿色食品”认证证明资料,且纸箱所印加工企业标识与申报不符,最终确认该批货物外包装系违规使用认证标志。这是珠海局首次查获供澳鲜蔬菜违规使用认证标志。珠海局已根据《认证认可条例》相关规定对该批货物进行了处理,同时反馈产地局提醒相关部门加强对供澳鲜活产品认证标志使用的监管。
大兴安岭地区质监局 近日,在蓝莓等林下野生浆果采摘生产加工季即将到来之际,大兴安岭地区质监局采取多项措施,将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农产品认证“网格化”检查与“北极蓝莓”地理标志名牌培育工作相结合,确保企业管理体系和食品农产品认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一是认真部署,精细安排。全面掌握获证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动态更新数据库,并对辖区企业初次认证、再认证和监审活动做到100%跟踪检查。二是帮查结合,有序推进。深入体系认证、食品农产品认证企业,对认证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指导。三是管扶并举,狠抓落实。对于企业在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帮助企业整改。对于食品农产品认证企业,指导企业按照认证要求规范生产加工,正确使用认证标识,帮助企业培育“北极蓝莓”地理标志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吉林检验检疫局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在我国迅猛发展,汽车产品质量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为了确保吉林省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让消费者买的放心、用的安心,吉林检验检疫局加大了对汽车产品的认证监管力度。今年以来,该局结合强制性认证获证产品监督抽查工作,对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企业进口CCC汽车零部件情况进行摸底清查,分别对一汽大众、一汽轿车、一汽丰田长春丰越等企业上报进口的10大类、214个品种的汽车零部件进行了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开展CCC产品抽样和后续监管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调查工作结束后,该局还将开展CCC获证产品证书有效性和产品一致性核查,通过定期监管,使进口企业增强主体责任意识,确保汽车产品安全质量。
浙江检验检疫局 近日,浙江检验检疫局按照国家认监委的工作部署,全面开展管理体系认证网格化检查工作,主要做法是:一是精心组织安排。制定检查方案,分解落实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统一检查尺度。二是突出监管重点。选取22个区域350家获证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做到检查全覆盖、无遗漏,全面掌握区域的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情况。三是强化飞行检查。通过认监委网站“自愿性认证活动执法监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对在浙江辖区从事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实施飞行检查,检查认证机构开展认证活动的合法性、公正性和规范性。四是加强宣传力度。在“世界认可日”活动期间,向获证企业和认证机构宣传《认证认可条例》和《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强化认证监管服务企业质量提升的作用。
北京市质监局 7月4日,为提升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北京市质监局联合北京市经信委,为全市低压电器生产企业举办了一堂免费质量课堂活动。来自80余家低压电器生产企业的150余名质量管理负责人、技术人员以及市质量检验认证协会、市建筑装饰协会电气委员会的代表参加了培训。培训专家对新修订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低压电器产品相关标准进行了讲解;市质监局结合《产品质量法》、《认证认可条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强制性认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企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议。近期,北京市质监局已制定计划,将依法对本市生产领域低压电器产品组织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并适时组织质量分析、免费培训等活动。
甘肃质、检两局 近日,为进一步提高甘肃省认证监管行政执法水平,甘肃省质监局会同甘肃检验检疫局在庆阳市联合开展了管理体系认证网格化检查工作。本次检查是两局自2011年以来开展的第三次联合检查,重点检查认证机构审核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获证企业管理体系能否有效性运行,同时对企业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管理体系实施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甘肃质检两局检查组选择庆阳市宁县、正宁县作为网格化检查重点,共检查企业15家,认证机构9家,证书16张,涉及食品、外贸、建材、日用化工等行业。检查结果表明,获证企业的管理体系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但个别企业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认证机构没有或及时向获证企业提供审核报告、认证合同等认证公开性材料,导致企业缺乏判断认证机构认证是否有效的依据;二是获证企业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更新不及时,证书和体系文件不相符;三是认证机构二次审核监督审核质量不到位以及证后管理不足。
海南省检验检疫局 为了切实维护消费者和获证企业合法权益,海南检验检疫局采取四项措施,切实加强自愿性认证行政监管工作。一是开展网格化检查。按照国家认监委相关部署,结合海南出口企业产品类别、管理水平、出口风险等情况,制定自愿性认证网格化监管工作计划,对风险性和敏感性高的有机产品认证、HACCP认证实施全覆盖。今年网格化检查覆盖各类自愿性认证获证企业24家,占全省总数的29%。二是实时监控辖区认证活动情况。专人负责定期查看“自愿性认证活动执法监管信息系统”和“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管系统”,重点检查认证机构发证信息和认证证书是否一致、审核人员专业和资质是否符合、认证活动与认证基本规则的符合性、审核人日数是否合规等,确保实时掌握辖区内认证活动情况。三是充分发挥见证评审的作用,创新检验监管模式。通过“自愿性认证活动执法监管信息系统”及时了解获证企业的审核时间和审核计划,选取部分获ISO22000认证、HACCCP认证和GAP认证企业,对其认证过程进行现场见证评审监管。通过见证审核,进一步规范认证机构的认证行为,确保认证活动不走过场。四是将自愿性认证监管融入相关业务工作。将自愿性认证监管工作与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评审、CCC免办后续监管、检疫注册企业年审等工作相结合,减少重复检查,提升监管效率。
牡丹江市质监局 为进一步提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水平,促进电线电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质监局组织开展了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及检验设备是否符合获证要求,督促企业严格依据现行标准组织生产,把好原材料进厂验收、生产环节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关,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质监执法人员共对5家生产企业和2家配电工区进行检查,涉及12个电缆品牌。下一步,将对不合格电线电缆进行调查处理,确保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安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监局 根据国家认监委的部署要求,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监局会同七师质监局对奎屯市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兵团所属企业进行了网格化监督检查。本次网格化检查的重点是企业认证实施、证后管理体系运行、内审和管理评审情况中的过程控制、环境管理的环保设施配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评价和控制。共检查9家获证企业,涉及4家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14张。下一步,兵团质监局将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企业存在的问题,督促获证企业和有关认证机构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认证市场管理。
天津检验检疫局 天津检验检疫局积极开展“认证认可促贸惠民行动”,结合免办强制性认证产品进口企业的实际情况,督促企业建立“四个一”的免办CCC认证产品管理机制,深化检企协作,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在企业加强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天津局帮助企业建立起以“一个管理体系、一项预防机制、一部专用台账、一组专用货架”为核心的免办产品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对免办产品入境后的后续使用和管理水平。此外,天津局通过设立热线电话、专门邮箱等形式,专人负责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做到早知道、早服务、早介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确保符合政策规定的免办强制性认证产品顺利通过审批通关并投入使用。通过上述措施,检验检疫部门和企业之间建立了沟通平台,使得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深入到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中,切实保障了企业用好用足各项免办政策。
北京检验检疫局 按照国家认监委的部署要求,北京检验检疫局日前完成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情况现场调查工作。该局组织6个分支机构20多名调查人员,共对40家ISO9001管理体系获证企业开展了现场调查。其中,工业生产企业16家,食品生产企业24家,涉及认证机构19家。
重庆市质监局 重庆市质监局日前圆满完成对辖区内ISO9001管理体系获证企业的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情况现场调查工作,共调查20家获证企业,涵盖工业制造、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等多个领域。调查显示,认证机构开展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和获证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总体情况较好,同时也存在中游企业多、“拔尖”企业少,认证机构服务有所改善、但细节不够严谨,获证企业最高管理者参与度增强、但主动性较差等问题。重庆市质监局将充分利用此次调查成果,以深化管理体系认证网格化监管工作为抓手,尽快梳理分析,完善监管措施,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维护认证市场秩序。
四、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和中国人保财险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来源于CNCA网站)
6月25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和中国人保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就认证认可行业推广认证认可职业责任保险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会长王凤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凤清指出,当前社会对于质量安全问题、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在全行业积极推广认证认可职业责任保险是建立完善诚信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的有效措施。开展认证认可职业责任保险,有助于提高认证认可工作公信力,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助于认证认可行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认证机构更好地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
王凤清强调,开展并推广认证认可职业责任保险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使行业发展产生新气象,同时也将为作为合作方的保险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新的收获。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合作,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促进事业共同进步。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与中国人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将本着“协会统一组织、机构自愿参与、中国人保统一受理”的原则,以完善认证认可行业风险管控制度和搭建操作平台为落脚点,以提高认证认可行业整体水平、拓展保险行业发展空间为目标,紧密合作,互相支持,为双方共赢发展开拓广阔空间。下一步,双方将根据协议规定,组织对认证责任险的条款进行设置制定,尽快推进认证认可职业责任保险实施。